香港市場對營養標籤的要求
香港食品安全中心(CFS)規定,所有預先包裝食品必須根據《營養標籤制度》標示營養資訊。這些要求同樣適用於許多保健品,包括以下幾個重要內容:
1+7營養標籤制度:
香港要求食品和保健品需顯示能量以及七種指定營養素(蛋白質、總脂肪、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糖和鈉),以便消費者快速了解產品的營養成分。
健康聲稱與法規:
保健品若使用「高蛋白」「低脂肪」等聲稱,需符合特定法規條件,並以營養標籤作為支撐。
雙語標示:
營養標籤必須同時提供中英文資訊,方便不同語言背景的消費者理解。
香港消費者對營養標籤的偏好
重視「低糖」、「低鈉」產品:
香港市民高度關注與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相關的健康風險,因此選擇低糖、低鈉保健品的需求增長。
功能性成分標示:
消費者尤其關注保健品中的特定成分含量,如膳食纖維、維生素D、膠原蛋白或NMN等,這些資訊在營養標籤中清晰列出,對促成購買起到直接作用。
適合本地飲食習慣的補充品:
由於香港飲食偏向高鹽、高油,帶來的健康隱患促使消費者更青睞針對代謝健康、心血管支持的補充劑。
在香港生產和銷售保健品的策略
遵守本地法規:
在保健品生產過程中,需嚴格按照香港《營養標籤制度》和《食品及藥物(成分組合及標籤)規例》標示營養成分,避免因標籤不合規而影響銷售。
突顯功能性與市場區隔:
強調維生素C、鋅和硒等免疫支持成分。
標示低飽和脂肪、高膳食纖維等特點,滿足注重減重或心臟健康的群體需求。
除標準營養標籤外,應根據香港市場需求,突出功能性成分。例如:
消費者教育與透明度:
可透過網站或包裝增設QR碼,連結更多營養成分資訊與食用建議,提升品牌透明度與信任感。
香港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對比
項目 | 香港市場 | 國際市場 |
---|---|---|
法規要求 | 必須標示「1+7營養素」 | 不同國家標準有所不同 |
消費者偏好 | 偏好低糖、低鈉產品 | 偏好高蛋白、維生素強化產品 |
語言要求 | 必須雙語標示 | 一般以英語為主 |
功能性訴求 | 支持免疫系統、改善代謝 | 偏向健身、減重相關產品 |